欢迎您访问石板冲乡中心学校网站!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精选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字体: 】【2011-1-5】 【作者/来源 中心学校】 【阅读: 次】 【关 闭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穿插故事,激发兴趣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我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星期天,小明和小新去公园去找他们当电工的叔叔玩,正赶上公园里架电线。叔叔问他们要绕湖边架一圈电线,大致需多少电线。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然过度到所学内容,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   

 又如在教学《比例的应用》时,我讲了测塔的故事;在教学《体积和容积》时我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些有趣的故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寓知识于游戏中,使学生在中学

 小学生好动,不易安静,因此,教学要改进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手、脑、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游戏是少年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恰当运用这种形式,使学生在玩中想、玩中学,寓知识于游戏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计算时,我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让一名同学当鼓手,其余的同学在急促的鼓声中依次传递一个信封,里面有一些题目。当鼓声停时,信封在谁的手中,谁就抽出一张纸条,迅速回答出来.这样整个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既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主动学。

 又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先做一个游戏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接着出示题目:3+3+35+5+58+8+8……学生争先恐后抢答。当学生沾沾自喜时,再增加算式中相同加数的个数使题目变难,接着让学生按这样的规律给老师出题,结果同学们发现,无论出现多少个相同加数相加,老师都能迅速地解答出来。老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急于知道。从而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教学中去,学习情绪十分高涨,他们认真观察、讨论,争先恐后地抢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通过游戏使学生主动去学,主动探求答案,主动获取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课的内容是丰富的,只要安排得当,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之既能学的生动有趣,又能学的积极主动,就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速链接
家校联系
留言反馈
大事记
校长信箱
 
 
Copyright 2009 石板冲乡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设计制作:龙讯科技 皖ICP备07503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