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说课
明德小学:芦娟
一、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但由于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所以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作用,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媒体辅助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三、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一些量;但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平均分、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认识事物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认识新事物,喜欢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几分之几),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熟练的认读写分数。体会分数是揭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数。
2、过程与方法: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情感与态度:在具体活动中能积极主动总结经验,感受分数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体会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五、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物来认识几分之一,从而感受到什么是分数。
教学难点:认识分数
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首先让学生设想家里来了小朋友,我们把家里的苹果分给小朋友吃。把四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回答);如果只有两个苹果怎么分?如果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才公平?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寻找活动,“寻找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这样就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强调每份都是它的1/2。并结合1/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的具体意义,这样教学不仅在发展学生符号感上有意义,而且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对1/2的理解。
(二)动手探索新知
我设计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变成四个小朋友分一个苹果,问学生“应该怎样分?”,这里还是要强调“平均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认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在认识1/2的基础上认识1/4。然后,让学生拿出之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让学生司个人为一组,看怎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找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每小组选一人进行讨论汇报)再让学生把其中两份涂上颜色,用分数怎么表示;其中三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
(三) 观察总结,动脑动口
请学生观察板书,问他们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分析,概括,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然后老师讲解分子,分数线,分母的名称和意义。
结合板书请学生来讲一讲。(让学生当小老师)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分一分(认识分数)
3--------------分子
———— ---------分数线
4 -------------分母
分数写法: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