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石板冲乡中心学校网站!
首 页 > 德育长廊 > 党建园地


石板冲乡的“沈浩”

【字体: 】【2011-4-2】 【作者/来源 石板冲乡中心学校】 【阅读: 次】 【关 闭

 

石板冲乡的“沈浩”

           --记我乡优秀护林员郭明如

石板冲初中  程甜甜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是人们对沈浩同志由衷的赞美!沈浩同志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无私奉献,他在人民心中竖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让沈浩同志献身于他的事业,也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让我们六安市石板冲乡也出现了一个像沈浩一样优秀的人物:

    他,有家不回独自住在深山22年,垒石为屋与松林相伴和野兽为伍;

    他,年过七旬幼子尚未成婚,家贫如洗却巡山依旧,这一切只为了守护森林造福后人;

    他,就是我们石板冲乡义务护林员、71岁的老党员郭明如。

    听老一辈的人说在大炼钢铁时期,滥伐林木导致石板冲乡近两万亩山场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加恶劣的环境破坏:每逢阴雨天,山体便开始崩塌,滚滚浊流冲毁农田。石板冲乡大部分山场位于淠史杭灌渠渠首横排头的上游,这就导致淠史杭灌区水质受到严重污染。1989年,省委发出“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的号召,石板冲乡成为绿化联系点,一场为期三年战天斗地的植树大战开始了,郭明如就是当年涌现出的“绿化先锋”。

    从1988年开始,49岁的郭明如就吃住在山上,22年如一日守护这片山林。

    刚上山那会儿,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电,一个人,一盏煤油灯,一间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简易护林房,远离妻儿,陪伴他的,只有夜晚的虫鸣。郭明如说,自己已习惯了这种孤独的生活。可随着万亩松林逐渐成材,山上的野生动物多了起来。老郭回忆道,有一个冬天,他看见一头大约有300多斤重的野猪接近护林房,他扔了一些青菜出去,并没有伤害它,后来这头野猪还带来几头猪崽,偶尔出没在护林房边,和他“和平共处”了起来。

    农忙季节郭老下山种庄稼,农闲时节他就一连几个月地住在山上。即使农忙,他也是早上6点钟从家里出发,翻山半小时到达护林棚,巡山三遍后回家种地,下午再上山,同样巡山三遍后才回家干活,20多年如一日。

赵湾村支书赵乐生说,走完山林六遍,至少有15公里,22年来,老郭翻山超过10万公里,相当于几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从来没有向村里和乡里提过任何要求!最让他感动的是,老郭的大儿子建房子,老郭居然从外面买木料建房,没有砍山上一棵树,这一点连他的子女都想不通。“如今老郭都70多岁了,每天还住在山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护林,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有效管护,万亩“省长林”如今已经发挥它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赵湾村2002年获得国家绿化委“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赵湾村万亩山林将作为九公寨风景区线路上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进行旅游开发; 2008年赵湾村还荣获了“全省绿化模范村”的称号;2010年3月9日,又通过了六安市生态村的验收。

恍惚中,我似乎看到那个杵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穿梭于林间的七旬老人,那个投身于大山的纯洁灵魂,那个服务于社会,植树达8万余棵的绿化先锋。

如果说沈浩同志为小岗村带去了光明,那么郭老就是为石板冲乡带来了希望。他们的精神感动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员的伟大,让我以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向沈浩,郭明如这样的党员学习,忘我工作、勤奋努力、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满意,更让人民满意!

 
快速链接
家校联系
留言反馈
大事记
校长信箱
 
 
Copyright 2009 石板冲乡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设计制作:龙讯科技 皖ICP备07503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