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课 后 的 感 受
石板冲乡第二小学:王群
2011年4月21日,我往六安市城北小学听了几位小语专家的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和蔼可亲。爱生如子。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令人敬佩不已。他在上《爱如茉莉》这一课时,使我深深地感悟到:
一、导入自然、新颖。
板书课题,让学生用低沉的语气慢读课题《爱如茉莉》导入课文,出示课文第一部分的“嗔怪,莫名其妙”等词创设情境。
二、学习课文他注重了朗读的训练
1、首先指名读课文,让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接着读下去,然后教师示范读,用不同的语气读,就这样反复的读,好好的读,读好了就走进了作者的思想。所以说朗读最讲究的就是语气,就像说话。讲故事一样。即教学是一种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说生活语言。
2、引导学生带着思考题再默读课文:例如,A、老师提问:第一次看这个课文题目,你们会问什么问题?学生的问题是:(1)这话谁说的?(2)为什么爱如茉莉呢?(3)谁和谁之间的爱?B、(1)让学生弄懂茉莉怎样呢?(板书:洁白。纯净)(2)茉莉有哪些特点呢?(板书:平淡无奇、缕缕幽香)
三、让学生再读课文,画出写爸爸。妈妈之间的爱的句子。
1、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答应我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2、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板书:没、没、直奔)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他们的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
4、我们再到医院去看那动人的一幕。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
爸爸的做法,板书:(坐、握、伏)动作简单。
妈妈的做法,板书:(不动)爱就这样悄悄地传递着。无声无息。
5、让学生朗读最后一句话:“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是啊!我们学生这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如茉莉,平平淡淡,但非常有味道。老师总结课文,升华了主题。
四、于老师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接近语言的真相。
总之,我认为书是靠读懂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备朗读的训练,朗读既是理解又是表达。课文没读好,其他一切免谈。我觉得语文教学不能玩虚的,要实打实地教,不能枯燥,要想上好课,教师的组织引导使学生学得轻松,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