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石板冲乡中心学校网站!
首 页 > 教学科研 > 优秀教案


认识角

【字体: 】【2012-4-25】 【作者/来源 朱启亮】 【阅读: 次】 【关 闭

认识角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教具:多媒体软件、一张纸,一个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等。
2、学具:白纸1张、尺子、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三角板)那它为什么叫三角板呢?(因为它有三个角)是的,因为它有三个角,那我就请一位同学上来找一找,这三个角在哪里?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出示课题)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
   小朋友,刚才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二 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1、折一折、摸一摸
(1)折一折
教师:下面我们就自己动手折一个角,请同学们拿起桌子上的纸想办法把它折成一个角,可以自己折,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折。
(2)摸一摸
  师:同学们都折好了,那就请你闭上眼睛,请摸一摸你手里的角,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感受“顶点”是尖尖的,而“两边”直直的。同时教师板书画一个角,让学生注意画角的过程。
2、认一认
(1)认识角的各个部分。
  ①介绍角的组成。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角,说明“尖尖的”是角的顶点,“直直的”两边是角的两边,同时板书。
②介绍角的表示方法。
接着告诉学生在两条边之间画“﹚”表示角。
③介绍角的读写法。
同学们,我们能不能给这角起个名字呢?
教师板书:“记作:∠1  读作:角1”,教师带读一遍。注意让学生观察“∠”和“<”,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2)拿出三角板,让学生把三角板的三个角编上号。
(3)让学生拿自己的数学书,找出书的角,并且编上号。
(4)让学生将自己折的角放在桌子上,指一指,同桌之间互相说
说角的组成部分的名称,并用 “)”标出角。
3.指一指。(课本第67页的“指一指”)
让学生在书上标出有多少个角。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并讲解。在五角星图中,学生只要说出5个角就可以了,如果发现学生更多的角,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4.做一做。
(1)教师出示2根硬纸条,让学生思考如何能让这些东西做成一个角。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2)让学生观察这个活动角,并说一说这个角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角可大可小。
(3)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5.比一比。
(1)教师要学生拿出他们的活动角与自己的活动角比较,看看谁的角更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的角两边比较长,就回答老师的角会更大。)指名学生和老师的角比较,并说说理由。教师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

(2)课件出示两个角,让学生观察比较。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说直接用眼判断的。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叠的过程,告诉学生这就是重叠法,重叠法就是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也对齐,再比一比哪个角大。
三、巩固练习
判断
(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
(2)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  )
(3)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在我们的家里和教室里找一找角,看谁找的多。 
 








 
快速链接
家校联系
留言反馈
大事记
校长信箱
 
 
Copyright 2009 石板冲乡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设计制作:龙讯科技 皖ICP备07503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