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在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调查结果,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了6000万,总体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
正如全国妇妇联所说,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很多,如教育成长、身心健康、人身安全……
转变的是爸妈的观念 留下的不只是他们的背影
大多数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都是想改变家里穷困的生活条件,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在家照顾,他们相依为命过着单调孤独的生活。
我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在全校的学生里面有一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比其他同学要差。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内心深处充满了寂寞和伤心。
“别人每天上学有爸爸妈妈送,放学有爸爸妈妈接,我好羡慕他们!我每天只能一个人上学和放学,每天都要走好长时间,觉得书包越来越重了……”
“爸爸妈妈每次出去打工都说回来会带好玩的给我玩带好吃的给我吃,但是那些东西不是我最喜欢的,我想天天和他们在一起。”
“老师,昨天晚上的家庭作业好多都不会做,我爷爷奶奶也不会做,所以好多都没做。其他同学都有爸爸妈妈给他们讲解作业,为什么我爸爸妈妈要到外面打工,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做作业了。”
这些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而且这种骨肉分离已经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留下了重重阴影,亟待他们父母的关爱。情亲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的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所以,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一方面,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担当起来,应主动与子女的学校、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利用监护人电话、学校开通的爱心热线或学校的留守儿童QQ群等。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在沟通过程中多和他们谈心,提高父母与孩子的亲密程度,以弥补他们缺失的爱,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走出误区 别让隔代监护无能为力
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他们的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
我们学校的小浩,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爷爷奶奶打心眼里爱,对他缺少严格的管教,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他爷爷奶奶认为带孩子就是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不让孩子受伤就行了。这要就导致了小浩在生活上没有约束;在学习上不认真,经常不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催促他交作业就抄袭别人的作业。
小娜9岁时,她的父母因为家里的经济问题外出打工,她就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她的爷爷只知道管好她的吃穿,其他的什么都不管。
爷爷虽然喜欢小娜,但是因为家里很穷从来给她零花钱,也不给她买玩具。每次她需要什么学习用品时,也要“审问”半天,确定一定需要时,才会给她买。小娜很喜欢画画,但每次上美术课都是她最伤心的时刻,因为同学们的画都是五颜六色,而她的却黑白的。有一次她看见爷爷的抽屉里有一张20元钱,她纠结了很长时间,用这张20元钱买了自己喜欢的彩笔,不久就被爷爷发现了,并狠狠的打他一顿,那天她哭了很久……
小娜觉得没有人关心她,爱护她,于是她破罐子破摔,自己放弃自己,从此她的成绩一天一天的下降。
上面的现象在农村很普遍,作为家长要走出误区。一方面不能太过于溺爱孩子,不仅要在他们的衣食住行上面下功夫,孩子的德育问题要很重要,在孩子犯错误时应该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们认识到错误,鼓励他们改正。另一方面,不能对孩子过于严厉,要与他们多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对于正确的事情要给予支持,在错误的事情上要耐心的教育,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让孩子度过安全快乐的童年
近些年,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各种悲剧事件,一直是整个社会的痛。2014年1月安徽望江9岁留守儿童自缢身亡;2013年6月南昌3兄妹池塘溺水身亡;2009年11月,广西贺州鞭炮黑作坊爆炸,11名被哄骗来的留守儿童受伤;扶风县5名小学生相约自杀,其中4名是留守儿童……,这些事件再次触动我们脆弱的神经,也突破了留守儿童安全防范的底线。
造成留守儿童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首先是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上存在“盲区”。大多数留守儿童由隔代老人照顾,祖辈只是给予他们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较少在精神上、道德上对他们进行管束和引导,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缺乏与孩子及时沟通。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其次是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祖辈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在假期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看管,这大大提高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
因此,在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上,首先要完善家庭责任,父母外出务工时,要保证孩子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在外要利用多种通讯方式与子女沟通,监护人也要提高安全意识,确保留守儿童假期安全。其次,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安全知识,传授留守儿童安全技能。
“少年强,则国强”,留守儿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意义重大,解决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多给他们关爱,多给他们肩膀,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莫让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之痛!作者 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