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石板冲乡中心学校网站!
首 页 > 教师风采 > 师德师风


满 目 青 山 夕 照 明

——九公寨下的教育手札 (石板冲初中 杨安庆)
【字体: 】【2014-8-1】 【作者/来源 耿天忠】 【阅读: 次】 【关 闭
 
                卷首篇:喝着淠河水长大
我,杨安庆,一个喝着淠河水的孩子,长大在九公寨下。1981年9月,跨出师范校门的我迈上家乡学校的讲台。我很感激,也很激动,因为我赶上了一个崭新的好时代,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是党的好政策惠顾了我。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我已变成了一个两鬓花白的乡村老教师。三尺讲台,几度春秋,我无怨无悔,只因为我将有限的生命热力投身给了我所钟爱的伟大教育事业。还有什么比我所服务的事业更有意义的呢?如今,九公寨上万木烂漫,回顾与教育结缘的大半生,甘苦自知,百味杂陈。
敬业篇:呕出一颗心子,拖着半截病躯
石板冲乡曾是个落后贫穷的乡镇,石板冲初中更被称为大六安教育版图的西伯利亚!当年,外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多半不愿意来这工作,而本乡的不少人又想方设法脱离此“苦海”,结果呢,造成学校严重缺编,在此工作的同志就不得不超负荷工作,一人顶两人的活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量大,待遇差。几十年前,满怀教育理想的我来到这里,略带兴奋地发现:这儿,不正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吗?!
我是土生土长的石板冲人,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中国有句古话:“儿不嫌母丑”。自从教以来,我就一直以这样的理念教育学生的:要让学生热爱祖国,首先得从热爱家乡做起,让孩子充分懂得家乡的振兴富裕,要靠我们家乡人民自己动手,勤劳奋斗;而家乡的振兴必须从振兴家乡的教育开始,教育的振兴也就历史性地落在我们师生身上了。“打造家乡的未来,孩子们!我们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意志,勤奋学习,埋头苦干,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我常常这样教育我的学生,当然,我是这样说的,够自己也是这般做的。吃苦也好,受累也罢,我心甘情愿扎根在石板冲这块热土,躬耕于教坛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扎扎实实地工作,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最好报答。正是凭着这个信念,我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走过了三十五年春秋。也正是这般走来,使得我成为学校里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成了石板冲乡上上下下、家家户户喜爱的班主任。大半个世纪,我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山区孩子们身上,艰苦的生活之锤,轮番捶打我;工作的困难炼炉,煅烧着我。春寒秋肃,朝乾夕惕,废寝忘食,如痴如醉,我是如此倾心于这么一场瑰丽的事业!
随着时间推移,年龄渐增,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不理想。末稍神经炎、关节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缠扰着我,而且经常因感染而出现咽喉红肿,声音嘶哑,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需要2至3粒的含片,但是病痛并没有耽误我一天工作,我也没有向上级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还有好几次,有着优越工作环境的一些同学主动向我伸出援年,要调我出山沟沟,甚至要我改行,都被我婉言谢绝。我的心里回荡着一个声音: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我,我更不能没有山里的孩子!
更巨大的困难来自于我的家庭。我的妻子身体虚弱,经常生病,儿子小时也是三天两头发病,而我的父母又年迈(双亲均已七十多岁),老老小小,家里家外都落在我一个人的肩上。咬咬牙,这么几十年,淌风淌雨,居然也挺过来了。面对困难,这些年唯一的骄傲就是从没有给单位添过一丝麻烦。
2012年,一次课间时间,我不小心在教学楼的楼梯上崴了脚,造成了趾关节的骨折。从此以后,我就只能一跛一跛地走路,每一步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在医院处理后,我拒绝医生的留院治疗,坚持回校继续任教。家人劝,领导讲,我都固执地认为学校才是我应该待的地方。这一跛就跛了两三年。别人都笑我又老又顽固,我却认为:呕出一颗心子来做教育,拖着半截病躯也能上讲台,理当安之若素,甘之如饴,这就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
德育篇:是经师更要做人师!
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才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呢?我想只有尽力把心交给孩子,把学生当朋友,以心换心,才能赢得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这是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悟得的些许不成熟的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领导人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是主战场、主阵地、主课堂,而班主任则更是身当重任责无旁贷。
前段时间我按课改的要求,结合本班情况,设计了一场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事情是这样的,开学后不久,我班转来一个新生,名字叫李超,过了两个星期,一位学生告诉我,李超生病了,今天不能来上学,他要请假。第二天这个学生还是没来,放学后我在去他家的路上碰到了他妈妈,我关切地问:“孩子好点了吗?”他母亲很吃惊:“怎么,李超没上学?”“昨天有个同学说他病了。” “不对,他每天都在我下地前就背着书包出去的,去玩了?这孩子……他爸打工在外,我一人家里家外多不容易……”他母亲抱怨着,我随着她来到她家门口,待把院门打开,我们进去后发现卧房门竟掩着,一推,一个小孩背对着我们,是李超!瞧,正全神贯注地玩着什么东西,他妈气得要冲过去打他,我摆摆手,悄悄地来到李超身边,看到他正手握电子游戏机,玩得挺起劲,全然未注意到我们,旁边桌上放着未做完的作业。我明白了,低声地问:“李超,你好点了吗?同学们都很关心你。”李超转头一看是老师,门口还站着怒气冲冲的妈妈,紧张极了,手中的游戏机也掉到了脚下,我看到他恐慌的神色,弯腰拾起游戏机,递给他,并安慰他道:“别怕,老师是来接你上学的,同学们都盼你回去呢。”接着私下对他母亲说:“孩子逃学是我的工作没做好,请你答应我,晚上回来不要打孩子。在不影响农活的情况下,从明天开始,最近几天请每天早晨送孩子来学校,我在校门口接。”李超回校了,而我只向同学们说李超的病好了,对于他没完成作业而不敢上学的事只字未提。
处理好李超的事后,我陷入了沉思:为何现在的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呢?怎样才能让他们和父母有效地进行沟通?于是,我决定召开一次《关心自己父母》的主题班会,方案敲定后,我向学生布置任务:了解自己父母的生日、工作、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等。
班会那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家长,其中就有李超的母亲。班会课上,许多同学都深情地讲述母亲对自己是如何关心,深情地述说着父母的关爱,父母对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这些对李超的触动很大,会后,他惭愧地走到了他妈妈跟前:“妈,我对不起你,我错了,我不该向你们撒谎、躲学。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妈,从今以后,你就别接送我了,我决心按时上学,坚持到校,认真听课,努力学习,我会让你们放心的。’’说完,向我和他妈妈深深的鞠了一躬,他妈妈不住地点头,流下了眼泪,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围观的同学也激动地鼓起掌来。
从此,李超同学变了,彻底地变了,不再躲学,不再旷课,作业认真,活动积极。是的,新颖的主题班会,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对象是有感情的人,德育并非空讲大道理,而是饱含着道德浸润着情感的灵魂交流。
李超以及更多学生事例告诉我,启示我: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交给他们立身处世的做人法则。是的,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要做给学生灵魂和感情的老师!
智育篇:教育三部曲,我的三重天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智育的道路上,我一直努力走在教改的前沿,特别注重致力于创新与艺术的完美统一。2003年秋季我校七年级率先实行课改,我时任七年级教研组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支持学校工作是我的责任。我知道任务艰巨,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仓促之间传统观念难以更新,评价机制一时间很难同步等,都制约着它难以在现实教学取得寸进。
当此时,我自觉参加各种培训,参阅了大量的课改方面的资料,充实自己的生活知识、文化知识,进行洗脑,以期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学校教导处拟定的校本培训方案,利用个人影响,帮助和动员其他同志更新观念,协助教导处扎扎实实地进行课改,从而使我校的课改工作和校本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而我校七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切实提高。
又如新教材知识点的落实问题。教材体系是科学完整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方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我通过多方位构思研讨,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七年级数学(下)8.4“用正多边形拼地板”时,让学生深入建筑工地,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拼地板,使他们发现能拼成既不留空隙又不重叠的平面图形的关键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相加恰好等于360度。这种使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熔知识、趣味于一炉。新的教学方法的施行使学生懂得了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的道理。很快,他们就尝到了学习的甜头。2004年6月4日,校举行的七年级应用数学知识竞赛中我所教授的七(6)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个人奖前十名中前五名均为七(6)班学生。此次竞赛在全校上下引起轰动。
实践长才干,但是扎身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里,没有背后坚实;理论支撑的教学行为是走不远、上不去、持不久的。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从不放弃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自从1993至1996年参加数学专科培训以来,如今已取得了本科学历。我业余时间总结经验勤心撰写的论文多次刊登在省级刊物,有些也在市区级教研论文评比中获奖。1998年第12期的《安徽教育》刊登了我的《也谈课后笔记》一文,1999年第5期的《安徽咨询》刊登了我的《班主任如何面对学生》等文章。我的论文《比较两实数大小的技巧》荣获市一等奖论文。《扫除腻粉成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一我说班主任》,《转化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等也均获得奖项,引起了一些业界同行的注目。行动的土壤开出自己理论的花朵,虽然一星半点,但是何其幸甚,何其欣慰!从实践行动到理论总结,我的眼界更宽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还努力将自己有限的一些从教感悟、心得不断分享给校内年青的教师们,带领他们走向丰饶的教学原野。有的年青教师初涉讲台,不太熟悉初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就一次次给他们进行个案分析,让他们听我的课,我也听他们的课,课前研讨,课后再作研讨,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终于可以放下心了。曾经我辅导的教师现在大多已成为学校的顶梁柱、业务骨干。有的年青人,不安心,工作不踏实,我就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现身说法,水滴石穿,终于感动了他们。他们有了进步,我就立即建议学校给予表扬。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无数的优秀教师力量就能催生出教育的春天;实践的力量是可喜可嘉的,但缺少了教育思想的支撑,就会难以飞扬、行之不远。从教育教学实践到寻求理论支撑思想升华,从个人谆谆教人矻矻钻研到注目青年教师寄望后来才俊,我的教育理想之路,从羊肠小道直通往阳关大道。我常谑称自己走过的路是教育三部曲:三部曲,三个主题,三个转折,三段艰辛,三重天日。
卷末篇:春有华,秋有实……
天道酬勤,我的努力,得到了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扬,也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历年以来,殊荣无数,催我奋进,让我惭怍。1988年10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8,1999,2000连续三年的年度考核中我被评为优秀等次。2001—2002学年度我所带的班被评为裕安区文明班级……从我班走出去的学生,们不论在念大学,还是远在大都市工作、生活,我们的师生情谊都有人三春雨露,丝丝不断,令我欣慰不已。八八届初中毕业生李传电,现已研究生毕业,林四军现正在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那些昔年弟子们,我简直能一一默数。每每逢年过节,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电话就是对我最好的奖励。那一通通、一番番的话语,是一股股心的暖流,总那么让我老怀大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不就是教育的最大乐趣吗?
把心交给事业,把教学当作艺术。蓦然回首,如果说取得了一点成功,全赖对教育的一片痴情和赤诚。我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我懂得教育并非稻粱谋,却是一番事业、一种志业,而且是惊天的大事业、有灵魂有节操有血肉有风骨的志向之业。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丹心;两袖清风,九公寨下做教育”,这兴许正是我大半生的真实写照吧。教师肩负着一种责任、义务和神圣的使命,教育是一项不事张扬的事业,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境大智大美的艺术。万木霜天红烂漫,已经到了人生秋天的我,触目巍巍九公的奇峰秀岭,钟情这婉转多情的东流淠河,借着夕照,安庆祥和地盼望着,家乡教育的再度春暖花开。
                                 
 
快速链接
家校联系
留言反馈
大事记
校长信箱
 
 
Copyright 2009 石板冲乡中心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设计制作:龙讯科技 皖ICP备07503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