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冲乡第二小学创建于1945年,原名砚林小学,新建于2004年,坐落在石板冲乡西北,淠河之滨。
我校在裕安区教育局和石板冲乡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一直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积极落实上级要求,依靠地区特色,找准自身定位,打造学校品牌,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一、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我校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各功能室齐全,是裕安区首批标准化学校。学校建筑面积1975平方米,生均5.2平方米;运动场地为2775平方米,生均7.3平方米;图书室藏书8327册,生均22册;学生机38台,生机比达到9.5:1,校园网宽带为30M;配有科学探究室1个;所有教室均配有电子白板;学校现有教师24人,其中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教师网络学习开通应用率达100%;学校严格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课程。
二、主要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文化校园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在学校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我校狠抓文化建设,彰显学校特色。近几年来,学校加大校园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通过晨会、板报、电子屏、图书室、宣传栏、文化墙、走廊、楼梯等可以利用的地方,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国学知识、核心价值、法治标语、强体警句随处可见,倡导构建“书韵飘香”的校园。
(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
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所有班级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同时接入30Mbps光纤宽带,建立校园网。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改变了教师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来学生听”的现象,现在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更轻松活泼。音体美功能室及科学探究室的投入使用,改变了我校小学科的教学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及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减轻课业负担,增进体质健康
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安排作息时间,开足开齐课程;加强办学行为规范督查,严禁教师办班补课、乱定资料、体罚学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家长会,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四-六年级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加强体育课的专项督查,严禁占用体育课,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积极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定期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弘扬国球运动,成立了学校乒乓球队,在区乡数次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四)狠抓安全工作,构建平安校园
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天天讲,时时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周一晨会、班队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充分利用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校园内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强化门卫管理制度,配备安全防卫器械,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学校的平安、有序。学校制定各类安全工作制度,通过安全主题班会、致家长一封信、安全橱窗展等方式,强化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五)加强校本教研,提升办学品位
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示范课、研讨课等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坚持“推门课”、“常态课”制度,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形式多样的教研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学校拥有区级“教学能手”、“优质课大赛”获奖教师数人;2015年-2017年,我校教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其中有40余人次参加了网上“晒课”,上传了优秀教学设计和精品课件。有多名教师获得了市、区不同层次的奖项,其中我校林承富、李启兵两位教师获得了省级微课奖项。
(六)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集结全校师生力量,整合课内外多种资源,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培育上,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强化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努力做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得以发挥。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通过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征文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我。近年来,我校学生共获得不同类别的奖项近10人次,其中程克明老师辅导的学生征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回顾过去,我们满怀欣喜,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科学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我们将在乡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乘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迎头赶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把我校办成有特色、有品位、人民满意的学校。 (第二小学 程克明)